技術文章
酸霧廢氣凈化塔通過氣液接觸實現酸性污染物的吸收與中和,酸霧廢氣從凈化塔塔體底部進入,與自上而下的堿性洗滌液(如NaOH、Ca(OH)?溶液)在填料層或噴淋區充分接觸,通過中和反應處理大部分酸性氣體(如SO?+2NaOH→Na?SO?+H?O)。經洗滌后的氣體進入除霧區(折流板、絲網或旋流板),處理夾帶的液滴,避免后續設備腐蝕;部分塔體增設活性炭吸附層或氧化劑噴淋,處理難溶酸性氣體(如NOx需配合NaClO?溶液氧化吸收)。
酸霧廢氣凈化塔廢氣收集:
在酸霧廢氣產生源處設置集氣罩,集氣罩的設計應根據產生源的形狀、大小及廢氣散發特點進行設計,確保能夠收集廢氣。集氣罩通過風管與酸霧廢氣凈化塔的進氣口相連,風管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與密封性,防止廢氣泄漏。根據廢氣流量與壓力要求,選擇合適的風機,將酸霧廢氣輸送至凈化塔內進行處理。風機應具備耐腐蝕性能,可采用玻璃鋼或不銹鋼材質,以適應酸霧廢氣的腐蝕環境。
酸霧廢氣凈化塔通過氣液接觸實現酸性污染物的吸收與中和控制系統:
為確保酸霧廢氣凈化塔系統的穩定運行與處理,控制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流量控制:
通過安裝在風管上的流量傳感器,實時監測廢氣流量,并根據設定的流量范圍,自動調節風機的轉速或閥門開度,確保進入酸霧廢氣凈化塔的廢氣流量穩定在設計范圍內,避免因流量波動過大影響凈化效果。
2、pH值控制:
在吸收液循環管道上安裝pH計,實時監測吸收液的pH值。當pH值低于設定值時,控制系統自動啟動加藥泵,向吸收液中添加堿性吸收劑,調節吸收液的pH值,保證吸收反應的順利進行。
3、液位控制:
在貯液槽內設置液位,監測吸收液的液位高度。當液位過低時,控制系統自動啟動補水裝置,向貯液槽內補充新鮮吸收液或清水;當液位過高時,控制系統自動打開排水閥門,排出多余的吸收液,防止吸收液溢出。
4、溫度控制(若有必要):
對于高溫廢氣,在凈化塔前或塔內設置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廢氣溫度。
酸霧廢氣凈化塔噴淋吸收:
酸霧廢氣從酸霧廢氣凈化塔底部進入,與塔頂噴淋而下的堿性吸收液在填料層中充分接觸。吸收液通過循環泵從塔底的貯液槽中抽出,經噴淋管道與噴嘴均勻噴灑在填料層上,形成液膜。酸性氣體在填料表面與吸收液發生中和反應,被吸收液吸收。